代检常识 daijianchangshi
    无分类
搜索   Search
你的位置:首页 > 代检常识

面对压力,「不正常」才是正常反应

2020-5-28 16:42:00点击:


 

忧郁症,从外表看得出来吗?活在社群媒体的生活里,忧郁症状也受到更多压抑,国外研究就提出「微笑忧郁」,指的就是有能力可以工作与生活,而且经常还是别人眼中的人生胜利组,但实情是:伪装良好、有苦说不出。http://www.shtjdj.com/

临床心理师洪培芸,在《微笑忧郁》一书谈到,看起来正常、不见得一切安好。如果旁人未能察觉,也许酿成下一个遗憾。如果好友、家人罹患了忧郁症,除了不再说「别想太多」,也要好好陪伴他们度过人生的低谷。

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(Krishnamurti)曾说:「能够在病态社会里适应良好、游刃有余的人,真的是健康的吗?」

 

他认为,每个人都应该要透过「自我认识」,从限制、恐惧、权威及教条当中解放出来。

 

是啊!在高度压力及快速运转的社会下,看起来游刃有余、如鱼得水,会不会只是个表象,其实山雨欲来风满楼,全是暴风雨前的宁静?会不会,只是在结束生命前,蓄势待发的假面具?它骗过了每个人,甚至是专业人士。当然,更包含了微笑忧郁的自己。

 

看起来「正常」未必正常

 

 

世俗定义的不正常是什么呢?适婚年龄没有结婚,就是不正常。喜欢同性,就是不正常。结了婚没生小孩,就是不正常。一份工作做好好的,竟然要辞职,也是不正常。你什么都拥有了,竟然还忧郁,更是不正常。但──

 

所谓的正常,真的是正常吗?所谓的没事,真的是没事吗?

 

其实,这些「正常」的内涵,都只是一种想象,更是假象。

 

不正常三个字,就是最大的污名化。

 

在一个病态的社会里「看起来」好好的,并不代表就是健康的。在一个价值观扭曲及庞大压力的社会里,「能够」适应良好的,或许只是拚上了「最后一口气」。

 

扪心自问,我们的生命当中,有多少限制性的信念、有多少根深柢固的恐惧,有多少默默顺从的权威,又有多少信奉至今的教条,深深地刻在我们心中?答案不在外面,就在自己的心里,只是我们从来不曾深入认识。

 

当然,我们也必须区分到底是真正地适应良好、游刃有余,还是善于伪装、勉强及压抑。其实是你看不见也看不懂,身边亲近的他,甚至是你自己,早已笑到快没有力气。

 

 

割破了手会流血,被踩到脚会直呼疼痛,被人中伤会感到气愤,被人背叛会觉得委屈及受伤……这些都是再自然、再正常不过的反应。可是,这些正常的反应,却可能被贴上这样的标签:

 

「你就是抗压性低。」

 

「身为公众人物,接受网友公评是应该的。」

 

「都这么大了,还这么不懂事?」

 

「爸爸妈妈养你这么大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他们也是为你好,你说走就走,怎么可以如此不孝?」

 

「身为老板,员工办事不力、出了纰漏就是你的责任,就是你识人不清。」……

 

这些不正常 实为正常反应

 

身为儿女也好,学生也罢;身为员工也是,身为老板也会中奖,如果你还不小心有了那么一点点「名气」,所有人都可以放大检视你的一言一行。在这个人人被高度检视的社会里,如何能够不忧郁?

 

活在这个时代,存在这个社会,我们所有人都辛苦了。放眼望去,每个人一定都经历过恐慌、焦虑、忧郁、失眠等各式各样的痛苦,或者暴饮暴食、酗酒、疯狂购物等成瘾行为。(推荐阅读:忧郁症解方/ 如何发挥哭泣的力量消除抑郁情绪?

 

生活多么不容易,感觉压抑,益发忧虑。而且多数时候的我们,都选择了逃避。把心里头的不愉快、痛苦跟难过藏在内心深处,表面上都是面带微笑,嘴里说着「我没事」来继续过日子。

 

因为从小到大,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「不要想太多」。这也是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,最常听到父母对自己说的。彷佛是你小题大作,彷佛是你自找罪受,彷佛这一切都是你没有路用。

 

「不要想太多」这句话,阻挡了后续可能有的求救讯号。

忧郁是提醒,也是休息的契机

 

 

请大家想象一个画面:眼前有1杯受到污染、有毒的水,1片过期的吐司,还有1盘腐败而细菌丛生的烤肉片。这时,有个人来到了桌前,把这杯水、这片吐司,还有这盘肉片吃了下去。接下来他应该会出现什么反应呢?

 

1.完全没事。不仅当下吃得津津有味,过了1小时,甚至3天后,都毫无腹泻、呕吐或者任何不舒服的反应。

 

2.开始上吐下泻,脸色发青,甚至需要送急诊。

 

前者就是适应良好,但却微笑忧郁。

 

后者虽然出现反应,正是生命提醒。

 

我们都同意,会产生过敏甚至不舒服反应的人,他的体质才是健康的,才是正常的。因为他还有感有觉,他还能针对细菌病原、有威胁的刺激、让自己不舒服的痛苦及压力产生反应。

 

微笑忧郁,就如同暮鼓晨钟。它是来自生命的呼唤及提醒。

 

它从来不是要提醒你,唯一的选择是结束生命,而是提醒你,这是个该转弯、该休息的契机。